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奥中心)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结合中奥中心的实际,发挥中奥中心的特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积极与欧亚太平洋联盟中心联系,互通双方信息和合作意向
为了加强与欧亚太平洋联盟的合作,通过网络、微信、QQ和电话建立了线上线下联络渠道,及时沟通双方意向和最新信息,掌握欧亚太平洋联盟的最新动态,为调整我校中奥中心的工作内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双方曾经有很好的动意,在我校举办奥地利周,立体化介绍奥地利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但双方的意向依然存在,将是今年的努力目标。
2. 持续推进以前访问奥地利成果落实
自2013年访问维也纳经济大学后,积极协助经管学院与维也纳经济大学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事宜,双方的合作、访问和交流一直持续,体现了平台枢纽的作用。
3. 继续巩固同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的合作
林学院同维也纳农业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继续发展,专家访问和合作成为常态。2017年Klaus Katzensteiner教授来校访问讲学。并乐意参加我校2018年承办的杨凌农高会农业国际论坛。我校专家同Andreas Klik教授继续在水资源保护领域合作,开展地方小额资助项目的实施。
4. 协助组织我校博士及博士后人员申请欧亚太平洋联盟奖学金。
5. 积极收集和发布学习、就业以及奖学金项目信息
利用中奥中心网站和QQ群发布奖学金和欧亚太平洋联盟信息。并通过平台发布传递德企招聘信息、留学信息和在线学习课程信息DAAD留学信息;诚募青年学者会员。
6. 召开中奥中心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良策
为了进一步发挥好中奥中心的平台枢纽和协作功能,中奥中心邀请曾经获得欧亚太平洋联盟资助的专家和教授,畅谈大家的心得体会,为发挥中奥中心的平台枢纽作用建言建策。为了调动大家开展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中奥中心决定拿出部分经费补助合作交流活动。
在此基础上,中心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与学校职能部门协调推进效率有待提高
对于2017年设想举办奥地利周, 没有和学校深度协调, 导致此事搁浅。
2. 由于欧亚太平洋联盟成员的扩展,奥地利与国内越来越多的成员建立了联系,合作和交流的广度增加,但形成的深度合作难度也增加。需要我们找准项目和切合点,深入推进合作交流事情的落地。
国际合作平台的管理或参加国际合作活动没有与个人的业绩对接,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
下一年度,中心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1. 切实增进沟通,进一步落实奥地利周在我校的举办
目前已经与欧亚太平洋联盟主席沟通,初步同意在农高会期间,举办类似的展览和活动。
2. 利用杨凌自贸区国际交流平台,把中奥中心与“一带一路”有效对接,扩展发挥中奥中心的枢纽和交流作用,提升中奥中心的合作交流水平。目前欧亚太平洋联盟成员属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成员有:蒙古、印度、尼泊尔、不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3. 加强互访,找准切合点,与欧亚太平洋联盟成员开展深度合作。计划出访奥地利欧亚太平洋联盟总部,围绕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访问相关机构,开展“以乡村振兴”“发展家庭农场”为主题的合作交流。
4. 继续做好欧亚太平洋联盟奖学金申请工作,以及其他合作交流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做好线上线下的服务工作。
做好欧亚太平洋联盟成员来访接待,“以点带面”推进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事宜。